文革的武鬥場面 想起南京大屠殺(組圖)

文革回首:大字報、批鬥、武鬥


對於文化大革命的破舊立新這個舉動深惡痛絕,好端端的文物被搞壞了,終日寫大字報,開批鬥會,學生不讀書,搞大串連,全國上下亂糟糟的。就算文革結東了,但人們的道德觀也跟著那些被毀的文物一樣消失了,隨著時間的推移,是貪官污吏多如牛毛、兩極分化嚴重、社會分配不公、車匪路霸橫行、路不拾遺不見了、夜不閉戶為「舊社會」的歷史了。

1、文革之興起

1966年5月22日,聶元梓在北大貼出了為主席激賞的「第一張馬列主義」的大字報,嗣後,毛主席發表了「炮打司令部,我的一張大字報」明確支持這場動亂,從而揭開了這場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序幕。­但作為文革的功臣,聶元梓的命運是不幸的,在這張大字報出臺兩年後(1968),工、軍宣隊進駐北京高校。聶元梓和蒯大富、韓愛晶、譚厚蘭、王大賓這「五大領袖」隨即一起下臺,在審查、批鬥、關禁閉、勞改度過了5年;1973年3月,聶元梓又被戴上「五?一六」反革命分子帽子,開除黨籍,一直在監管中生活;1978文革結束後,聶元梓被逮捕;1983年以「反革命」罪判刑17年,去年去世。­


1966-5-25日聶元梓的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


毛澤東親自出馬,於1966年8月5日發表《炮打司令部——我的一張大字報》,將矛頭直指劉少奇、鄧小平。­


毛澤東在看大字報­


尚未失去自由的國家主席劉少奇在大辯論中,一頭的霧水。

2、輿論先行:大字報­

看看場面

­


大陸的文革波及到香港。九龍地區的勞資糾紛引起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社會動盪。香港總督府外也貼滿了大字報。­


看大字報」也成為當時人們社會生活的一部分。­

3、人性的踐踏、尊嚴的喪失───批鬥!­


彭老總


副總理、外長陳毅­


時任東北局第一書記的宋任窮­


譚震林副總理、譚老闆


時任文革小組副組長、副總理的陶鑄­


副總理、書記處書記的陸定一­


大將、公安部長羅瑞卿­


北京市委書記彭真、市長劉仁


黑龍江省省長的李範五


黑龍江省委書記一鍋端,權利機關完全癱瘓­


中國劇協主席、黨組書記田漢


文化部副部長 周揚


王光美:30萬人的批鬥大會,請注意講台上放的是從王身上扒下的外套,給她套上旗袍、掛上一串兵乓球,算作項鏈!­

­
30萬人的場面


常用的批鬥方式:戴高帽­

­
常用的批鬥方式:遊街­

­

常用的批鬥方式:噴氣式

­
革命之徹底,連和尚、修女也不能倖免­

4、亂世武鬥


 江青支持武鬥的 7.20講話(點圖看大圖)


文革中悲壯的場面,讓人想起南京大屠殺!­

­
武鬥初期使用的部分器械。讓人想起工農大革命時期的農民暴動,武鬥發展的最高潮的時候、機槍、坦克也曾用過,當然都是從解放軍手裡繳獲的。­


在67年的武鬥中被抓獲的「俘虜」,與那些戰死的相比,已經很是幸運了。­



来源:博客

短网址: 版權所有,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。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。



【誠徵榮譽會員】溪流能夠匯成大海,小善可以成就大愛。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: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,成為《看中國》網站的榮譽會員,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,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,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,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。
榮譽會員

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

評論



加入看中國會員
捐助

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1 - Kanzhonggu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blank
x
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。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。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。 詳細隱私條款. 同意